close

食用油前的哲學家

 


也許自始至終,我們都應該「敵視食品業者」!食品安全的自保之道,也許就應該像是到「龍門客棧」必然要睜大眼睛,懷疑端上來熱騰騰的包子,裡面是不是「人肉餡」?

從大統、富味鄉,到最近的福懋、頂新,可以確定業者剁碎的,不是人肉,而是「良心」!

這些大廠幾乎都是原先最受信賴的老牌字號。特別最可恥的是「頂新」魏家四兄弟,打著在大陸市場「康師傅」的發跡傳奇,併吞了「味全」、也入主了「101」;家族最初,就是源自父輩在家鄉榨油起家。結果頂新的屏東油品工廠,竟是「向大統買油」來調裝,轉手就賣!如此羞辱父輩家族過往的殷實商譽,再怎麼宣稱無害人體的狡辯,也沒用了!

因為,無論是五星級旅館餐廳,或者夜市冷熱小吃,和那些同樣得要花錢買的「服飾、皮包、手機、電腦」之類的產品不同,這些食用油幾乎是一切食材的烹調基礎,都是要讓人「吃進肚子裡」的!

民眾如今同為驚弓之鳥,擔憂的不只是食用油。除了現代烹煮或許不用「柴」火,但「米、油、鹽、醬、醋、茶」卻無論是三星「米其林」或者街頭小吃都還在每天使用!其中一半以上都還未像油品這般,接受完整追查檢驗,每天仍有成千上萬噸流進你我的肚子裡。

簡單一道菜,在我們眼前,但盤子裡不同食材原料,延伸出食品上下游的相關動線,若要出包搞怪,也將十分驚人!還真不知該怎麼防堵起?

從「食材原物料生產商」→「加工業者」→「大中小盤分裝與供應商」→「採購的餐廳單位」→最終到「廚師」手上。任何一小塊入口的食物,背後可能來自天涯海角,倘若真的全要靠政府單位過濾追查,幾乎是天方夜譚!

但也正是如此,政府也才必須要擔負起責任,設計一整套「監督管理的程序與罰則」!倘若政府總是每次在食品安全意外爆發之後,永遠都在「亡羊補牢」,永遠不斷的「鞠躬道歉」;任何政權又能禁得起多少這種「民生衝擊」造成的執政形象,經常性的失信破損?

如今在大賣場的油品列架前,和老阿公、歐巴桑一起,你我都成為深沈思考的人。買油變得困難重重!尤其所有「混合類」宣稱的健康油,都特別讓人心驚!拿起油品仔細前後閱讀,還要喚來服務人員,保險的再多問一句:「這些都是檢驗沒問題的嗎?」,彷彿買一瓶油,和抉擇整個人生一樣,需要無比謹慎的哲思。

油品風波商品陸續下架,放眼望去所剩的的品牌不多了,到賣場的購物樂趣,蒙上了些陰影隨行。「龍門客棧」的列架上不知還有哪些其它黑心食品,正在準備伺機出手,東看西看開始想著少買為妙。所以,我們哪能再對所有「食品業」有任何信賴尊重?食品業,被證明就是一個「唯利(微利)是圖」的行業!他們已經沒有良心可以剁碎!他們剁碎的,是消費大眾的健康!他們甚至不榨油,而是成天思考如何詐取更多毛利。

這是我們在油品列架前,仔細哲思之後的最後結論。

 





王尚智

專欄作家

每月於亞洲天空飛行,散居中港台日,長期關注兩岸及華人趨勢脈動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江若廷 的頭像
    江若廷

    浦田不動產.我是江若廷

    江若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